2你真的了解画面中的“点”吗?

主要内容:

问题一:点是什么?
“点”是一切形态的基础,也是造型要素的最小单位。

1、最初对点的印象是在几何定义当中,点是线的开始和终止,两线相交的交点显示了点的位置,因此点在这里只显示单一的形象和位置。

2、但是从造型意义上去认识,“点”是可见的、多变的视觉形象。在创作时,我们可以根据对画面的思考,将任何事物都以点的形式体现在画面中。因此在艺术创作中,点就可以千变万化了!
点可以变化成哪些形状:

思考1:不同形状的点在画面中给人的感觉有什么不同?
圆形的点:饱满、活泼。
方形的点:平稳、大方。
三角形或菱形的点:具有指向性和目的性。
不规则形的点:独立且张扬。在规则的图形里变得非常明显,可丰富画面。

思考2:除了这些形状的点,还有哪些形状可以作为点出现在画面中?
汽车的形状能不能成为点?牛的形状能不能成为点?树的形状能不能成为点?人的形状能不能成为点呢?
其实都可以!生活中的各种形态,缩小到一定程度都能产生不同形状的点。

问题二:点在画面中的特性是什么?

1、点的性质是相对的。因为点的大小是有限度的,超越了一定的限度会失去点的性质,成为面。
也就是说,当点在空间中所占面积是极少的时,它能够作为点存在,但是当点的面积在空间中所占比例超过了一定界限,那么它就会变成面存在。因此,点的面积越小,在画面中作为点的感觉越强烈,反之越弱。

比如:在茫茫大海上有一只帆船,此时帆船只占了画面中很小的面积,那么它就是整个画面中的点。
接着画面不断拉近,帆船在画面中的面积越来越大大,它作为点的感觉也会越来越弱,直到超过一定界限,最终成为面。
思考:当点作为主体出现在画面中,针对不同大小的点要怎样去控制画面呢?

2、点出现在画面中会增加画面的灵动感和活泼感。

问题三:不同的点在画面中的作用是什么?
我们能见到不同大小、不同虚实、不同疏密、不同秩序、不同颜色以及不同位置的点,它们都能体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。下面我们以圆形的点为例,进行讲解。

1、不同大小的点:在画面中点的大小不同,给我们带来的视觉重量也是不同的。
a、多个大小不同的点出现在同一画面中,可以体现出近大远小的前后空间感。
b、大小悬殊的两个点出现在同一画面中,视觉中心会先被大的点所吸引,然后又会向小的点转移。使画面有呼应的感觉,也是互动感,这样画面就有趣了。
这是因为,相邻的两个点在心理上会自动连成线的感觉。(脑补)

2、不同虚实的点:在画面中能够形成主次的区别。起到弱化和加强的视觉效果。

3、不同疏密的点:稀疏的点使画面有呼吸感,密集的点能够形成视觉中心。

4、不同秩序的点:有序的点能够形成线的感觉,从而对画面进行分割、引导观者视觉中心的变化、打造空间感。无序的点(散落在画面中的点)运用在画面中时,需要思考如何通过这些点来平衡画面的构图。(其中,所谓的有序与无序,指的是线性的顺序。)
有序无序
分割作用(有序)牵引视觉中心、方向感(有序)
打造空间感(有序)平衡画面(无序)

5、不同颜色的点:当画面中的点点大小相同的情况下,色彩亮丽的点点会格外引人注目,灰色的点点易于融入背景,黑色的点点的视觉重量会更重一些。

6、不同位置的点:单独的点在画面中位置不同,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。
a、位于画面中心的点,有集中画面的感觉,同时会体现出平静的画面效果。
b、悬浮在画面上方的点,给人不稳定的感觉。
c、落在画面下方的点,非常有安全感,但是很容易被忽略。
位于画面斜上方的点,易于吸引注意力。

问题四:如何有取舍的将点运用在画面中?
将点运用到画面当中的时候需要注意取舍,点给人的感觉是灵动的、显眼的、有辨识度的,如果没有规划的出现在画面中,会使画面过于凌乱,甚至分不清主次。

1、当画面中的主体是单一的点时,要保证它与画面其他元素之间有明显的对比,这样画面才能有主次。同时还需要保证画面中其他的元素能够形成整体,这样才不会挣脱画面,过于突出。
可以通过大小、颜色、位置、虚实这几种形式来实现。

2、当画面中的主体是两个点时,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,不能互相争抢,要和谐有互动感。
可以通过大小、位置、颜色这几种形式来实现。

3、当画面中的主体是多个点时,要控制它的秩序。
可以通过大小、虚实、疏密及颜色这几种形式来实现。

相关素材:

Scroll to Top